登录

提交

第三方登录

回到顶部

"名标玉册"黑底金字漆木匾

收藏

藏品名称:"名标玉册"黑底金字漆木匾

代:清(1616~1911)

具体年代:同治九年(公元1870年)

别:展览作品

具体尺寸:纵62厘米、横201厘米

述:

上款:钦命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福建全省学院邵科试为 下款:新进生员黄建标立 同治九年庚午岁仲冬月榖旦 玉册,亦称玉策。古代用玉版制作之册书。此处意为受匾者在院试录取名册上名列前茅。 内阁学士,明、清朝官制之一,从二品。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、谨身殿、英武殿、文渊阁、东阁等大学士,为皇帝顾问。顺治年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更名为内阁,其内阁设学士,满人六人,汉人四名。乾隆年间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,数量达几十人。 礼部侍郎,礼部副长官,明代正三品,清代为从二品。 提督福建全省学院,朝廷委派到福建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。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,也叫章试。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,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,考取者称生员,俗称秀才、茂才或相公。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,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可参加。因学政称提督学院,故名院试。报名等手续与府县试略同。学政于驻地(一般为省城)考试就近的府、县,余各府则依次分期案临考试。正场一场,复试一场。揭晓称"出案"。录取者为生员,送入府、县学宫,称"入学",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。